网站介绍: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东邻韶关市武江区,西连清远市阳山县,南毗清远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盛产石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而得名,196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71个自然村。截至2017年底,全县户籍人口22.6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36万,瑶族人口2.44万。乳源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自然资源优质丰富。乳源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溶蚀高原地貌显著,多峡谷,境内森林、水力、矿产资源丰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标率达100%。全县林地总面积15.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28%,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816.7万立方米,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高等植物1158种,兽类100多种。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56万千瓦以上;建成水电站418座,总装机容量达56.25万千瓦。广东省内库容排名第三的南水水库,蓄水量达12.5亿立方米,水面面积5.7万亩,水质优良。矿产资源品种较为齐全,共发现矿产资源28种,主要为铁、铜、铅、锌、钨、锡、铋、锑、汞、金、稀土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拥有众多的生态、民俗、宗教、人文等景观,有集雄、奇、险、秀于一身的广东十大最美丽地方之一——广东大峡谷;有终日云雾缭绕的广东最高峰——石坑崆;有美国、越南、泰国、法国等世界过山瑶的发祥地——必背瑶寨;有地球同纬度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有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和沩仰宗祖庭——正觉寺(正在恢复重建);有风光秀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全县拥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丽宫国际温泉度假区、广东大峡谷、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云门山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10多个,其中拥有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丽宫国际旅游度假区、白云天园林宾馆等近10家三星级以上酒店,每年均吸引了数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46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3亿元,成为广东省县域经济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民族风情独特浓郁。乳源瑶族属于过山瑶,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和中部424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瑶族村寨颇具特色,分布在大瑶山深处的山头、山腰、山坑、田峒、山窝之间,高度一般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其中东坪镇的溪背、上寨、中心坑等村寨海拔则达1000多米。瑶族村寨一般是以家族为基础,以姓氏宗族聚居而组成的,村落大小不一,最大的瑶寨有90多户,最小的村寨只有2、3户。乳源瑶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语言、婚姻、服饰、丧葬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并成为瑶族的一大特色。“瑶族盘王节”“瑶族刺绣”“瑶族民歌”“乳源瑶族传统服饰”等列入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米瑶绣作品《瑶岭长歌》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被广东省选送到上海世博会参展;乳源瑶族“十月朝”被评为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乳源被列为广东省瑶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京广高铁客运专线、国道323线,省道249、250、258线纵贯全县,与县道、乡村公路构筑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27.22公里,村委会公路硬底化达100%,镇、村班车通车率分别达100%和90%。电子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城乡通信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4G网络覆盖县城,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万多户、移动电话用户15.35万户、互联网用户12.86万户。按照“东联、南拓、西优、北延”的总体要求,以建设韶关最佳宜居卫星城为目标,建成蔚蓝水岸、碧水蓝湾、华景小区、嘉乐风景园、源水居、南水花园、明珠花园、水岸国际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和文昌塔公园、民族团结广场、金狮公园、音乐喷泉(水幕电影)、LED彩灯路灯和休闲步道、绿道等一批市政项目,乡镇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宜居瑶乡愈加靓丽迷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精心打造“一片两带”(城郊观光农业产业示范片和石灰岩山区耐寒耐旱农业产业带、深山区农林经济产业带)。建成特色瓜果、绿色蔬菜、高山茶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基地18个,注册农产品商标35个,“三品”认证产品数量33个。全县拥有新型经营主体635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7家,家庭农场149家,农业企业129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引进东阳光生物制药、新型环保制冷剂等一批优质项目和蓝威科技、永恒实业、绿之源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全县拥有“四上”企业159家。龙头企业东阳光公司是韶关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铝箔加工基地、广东省最大的氯碱化工基地,被列为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东阳光精箔公司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铝业股份公司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7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4.3%,工业增加值35.78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4亿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成八一小学、金禧小学和高级中学饭堂改扩建。乳城、大桥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建成3个镇卫生院公卫楼和公建民营村卫生站24间。双朝节、苦爽酒酿造技艺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民族博物馆成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2个。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场。成功举办瑶族“十月朝”系列活动12项。《铜铃悠歌》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瑶山飞来一群金鸪鸪》获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创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云门寺被评为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女子龙舟队摘得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龙舟竞赛6枚金牌,夺得省第四届体育大会100米直道竞速冠军。建成农村健身广场10个。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荣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双拥模范县”等称号,获得“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瑶绣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等荣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乳源立足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加快生态发展,建设美丽乳源”的核心任务,打好民族牌、走好生态路,坚持守底线创亮点,全力做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全面从严治党”五篇文章,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4.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万元。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呈现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荣获“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示范县”称号,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必背镇桂坑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投资置业环境一流。交通快捷便利。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贯穿全县,县域范围有5个出入口。县城距京广高铁韶关站仅25公里,乘高铁45分钟可达广州,与珠三角形成1小时经济圈;距北江货运码头35公里,可直达港澳货运码头。工业园区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完善了富源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道路、水电、通信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特色凸显。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了铝箔加工、生物制药、氯氟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投资政策优惠。县内所有企业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税收政策(即减按15%征收)。对企业实行“只收税、不收费”的优惠政策,除国家、省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证照工本费外,凡是县有权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另外,投资者除可享受国家、省规定的“免、减、抵、退”等有关政策外,还可享受地方财政奖励扶持政策。对新落地工业项目,按省产业转移园政策申报奖励。政务环境优良。建成了由县公共服务中心和镇公共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公共服务站组成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实行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一条龙服务的“三个一”办事制度,审批实行“一门式”保姆服务,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乳源,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被誉为“粤北瑶山的一颗明珠”,正成为国内外、港澳台等社会人士投资置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