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介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位于武汉西南,1991年5月动工兴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从1996年开始,历经托管蔡甸区沌口街、沌阳街、军山街及整体托管汉南区等四次“空间扩展”,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由31平方公里扩大到489.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实有人口45.9万(其中户籍人口28万、流动人口17.9万)。经过27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四个“强”和四个“多”的特征。(一)四个“强”。一是经济实力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3亿元,约占全市11%、全省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03.8亿元,约占全市25%、全省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66亿元,约占全市24%、全省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64.3亿元,约占全市14%、全省6.7%。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六项主要指标总量全市第一。2017年,开发区汽车产业产值实现2587.4亿元,约占全市四分之三、全省三分之一,成为全市、全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支撑、主引擎。二是产业配套强。作为全省、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开发区集聚了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等行业顶尖的工业设计、研发制造、咨询服务资源,拥有产业工人14.1万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此外,交通物流网络发达,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等全国公路大动脉交汇于此,3座跨江大桥、4个长江深水港通江达海,形成了立体水陆交通网。三是科技实力强。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14亿元,占全市27.6%。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平台38个。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2017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121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47件,增长23%;企业向海外提出专利申请达到80件,增长8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5件,远高于全市(28.8件)和全国(9.8件)平均水平。四是人才实力强。引进院士1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名、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7名、武汉“城市合伙人”7名、武汉市“黄鹤英才”(车都产业领军)53名。拥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00名、在岗技能人才8.7万名。创建了全省首家人力资源产业园,近20家人力资源公司为区内企业提供高端人才服务。(二)四个“多”。一是大型企业多。区内有排名世界500强第68位的东风集团公司总部,神龙、东风本田和东风雷诺等整车企业,康明斯、法雷奥、格特拉克等世界知名零部件厂商以及格力、美的、海尔等重点家电企业。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4家。2017年,全区产值过50亿元企业8家,约占全市四分之一。东风本田公司保持旺盛增长势头,成为全市首个产值过千亿元企业。二是水资源多。全区有26个湖泊被列入武汉湖泊名录,占全市166个湖泊的17%。区内长江岸线62.9公里,占武汉长江左岸岸线约50%,其中港口岸线占全市30%。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做好“大湖+”文章、发展综合物流港、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文体设施多。武汉体育中心拥有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1.3万人的室内体育馆和3500人的游泳馆。区内羽毛球馆、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健身配套以及汤湖戏院、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活动设施丰富,拥有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足球公园。四是国际化配套多。在区内工作的外籍专业人士近1000人,是全市聚集外籍技术人员最多的区域。拥有武汉首家国际化社区——金色港湾社区。华中地区唯一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长江国际学校、中智公司、亚心医院等国际化人才、教育、医疗优质资源集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