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介绍:
河北省图书馆是政府兴办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书刊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隶属河北省文化厅领导,是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经费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河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8年,开馆服务于1909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清朝末年,在“西风东渐”、“洋务运动”影响下,设立公共图书馆,以开启民智,继承传统和发展实业之风在各地兴起。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11月),直隶提学使卢靖委派学务公所张秀儒、储毓轩二人开始筹备图书馆。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6月9日),直隶总督杨士骧拨银四千八百两,图书馆在保定莲池水东楼之北(原“鹿柴”处)开建, 1909年11月建成正式开馆,直隶省提学使卢靖亲笔书写了馆额“直隶图书馆”。直隶图书馆为一座2层42间的双层西式楼房,占地269平方尺,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保定直隶图书馆改为“直隶省第二图书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直隶省立第二图书馆改为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实行免费阅览,并允许外借图书,但要填写借阅券,交保金,或由某店铺作保。1931年10月编印的《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概况》,详细记录了当时的藏书,计4097种。日寇侵占期间,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改为“河北省立保定莲池图书馆”。1947年6月,改为“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阅览部”。1948年保定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图书馆,计接收图书9万多册,于11月25日开馆,仍名为“保定市民众教育馆阅览部”。1950年至1953年3月,名为“保定市人民文化馆图书部、图书股等。1953年4月,重新改为独立的省属图书馆,名为“河北省图书馆”。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负责供给经费事业费,在业务上进行指导;保定市文教局负责干部配备和管理。1956年1月后改为由河北省文化局直接领导。1957年,河北省图书馆于开始申请新建馆舍,1958年在保定环城西路17号建设新馆。整个图书馆占地2910平方米,馆舍为砖木水泥结构的工字形二层楼房,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前部为阅览室、办公室,后部为书库。可同时容纳400名读者开展图书借阅活动。到省会迁津之前,河北省图书馆的藏书已有20余万册。1958年,河北省会迁往天津后,河北省图书馆名称仍保留,省馆的业务工作由保定市图书馆代办。新建的图书馆馆舍挂省、市图书馆两块牌子,1961年后不再另挂河北省图书馆牌子。 随省会保定、天津、石家庄三迁,从1961年到1987年的二十多年间,河北进入了无省级图书馆的历史,几十年积累的珍贵馆藏离析易主。1978年,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东风,河北省图书馆筹备处成立,在石家庄市重建河北省图书馆的工作正式启动。馆址历经四次选址于1982年3月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确定在长安区东大街(中段),西邻西大街,北临河北省博物馆,南邻科技大厦实施河北省图书馆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60亩,隶属河北省文化厅。同年5月15日,正式成立了由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科学技术馆组成的征地搬迁领导小组。12月29日,河北省图书馆筹备处在新馆址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河北省副省长徐瑞林及省会各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奠基仪式。1983年4月26日,投资960万元,建筑面积28605平方米的新馆工程正式开工。其中书库楼15584 m2,阅览楼6928 m2,办公楼2800 m2,一楼大厅1386 m2,学术报告厅1907 m2。建筑工程由河北省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河北省四建施工。工程建设中塑料模壳技术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国家节约投资近40万元。1987年10月3日,河北省图书馆举行了开馆典礼。河北省党政、人大、政协领导,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馆长及省会各界代表800余人出席了开馆仪式。省委书记邢崇智、省长解峰剪彩,省委副书记李文珊、副省长王祖武、省委宣传部部长刘荣惠揭幕。典礼由省文化厅厅长郑熙亭主持,孙毅光馆长致开幕词,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鲍振西同志致贺词。《河北日报》、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石家庄日报》及部分省、市报纸电台作了报道。省图书馆原有馆藏大多保存在保定市图书馆,其中包括十余万册古籍文献。重建新馆后,通过多方采购、争取外馆支持、接受捐赠等途径,到1987年新馆开馆时藏书达40万册。截止到2010年年底,已经拥有藏书185万册(件),其中馆藏中文图书145万册,外文图书8.1万册,报刊合订本22万册,视听文献和缩微制品等非印刷型文献10万件。同时还拥有电子图书、全文和题录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自建有馆藏书目数据库和河北文化资源库。省图书馆重建开馆以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1990年成立了计算机室。自主研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经省科委立项并建成运行。1997年省财政拨专款165万元对河北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建成了局域网,全面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及人事、档案、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1998年建成电子阅览室并多次进行规模扩充和设备升级。河北省图书馆网站(http:// www.helib.net)是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发布平台,为读者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资源服务。截止到2007年9月15日闭馆前,省图书馆有持证读者约15万人,年接待到馆读者100万人次,外借书刊50万册次;有各类阅览室12个,阅览座席1200个,文献外借处4个。可向社会提供中外书刊文献外借、馆内阅览、信息咨询、音像资料视听、数字文献借阅与加工、互联网信息浏览、专业培训辅导、公益性讲座与展览等多项服务,全年365天开馆。三十年来,在藏书建设、队伍建设、读者服务及办馆开放化、自动化;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等建设上,做出了应有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和明显的成绩;作为全省的中心馆,体现了应有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作为大型科学文化教育机构,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读者喜爱的图书馆”、 省级“文明单位”和“河北省服务质量奖”和“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实施改扩建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省图书馆内部空间格局已不适应现代图书馆“藏、借、阅”三位一体要求,加之二十年的自然损耗,建筑内外暴露出诸多问题。2005年5月30日,省委书记、省长现场办公会议议定加大投资规模在原址实施改扩建工程。该项目隶属河北省文化厅。10月21日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改扩建工程的立项申请(冀发改社会[2005]956号)。同意由省财政支付11997万元在原址实施改扩建工程。工程由河北省公益项目建设管理中心代建。总建筑面积达到42980平方米,藏书量为330万册,阅览座席增加到3070个,实现年接待读者150万人次。2006年5月,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以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等审看了工程设计方案,确定了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张颀的设计方案。9月6日,省图书馆隆重举行“改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等领导为工程奠基。11月扩建部分基槽开挖,2007年4月完成了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施工。6月1日,召开改扩建工程全面建设动员大会,工程主体建设正式开工。河北省第二建筑公司进场施工。11月28日,新建土建工程主体顺利封顶,举行了隆重的封顶仪式。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庆祝活动,对工程建设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还在建设厅组织的全市工程大检查中被列为样板工程。9月15日,省图书馆正式闭馆,着手阅览楼和书库楼改造前的文献封存清运工作。2008年2月受人工费上调、物价上涨、公共图书馆建设新标准规范出台等因素影响,工程资金出现严重缺口,新建主体和旧楼改造进展缓慢。2009年,省长胡春华、常务副省长付志方、副省长孙士彬、省人大、省政协及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到图书馆工地视察,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提出了将省图改扩建工程建设列入省会三年大变样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设项目。并就工程建设资金、安全生产、施工质量、工期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经专家评委会审议和省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议定,改扩建工程增加了信息采编楼拆除重建、内庭院环境改造、夜景照明、室外管线工程、旧楼加固改造、技术设备等建设内容,大幅度提高了内外装、自动化建设标准,新增概算投资18859.79万元,总投资达到30857.74万元,建筑面积增加到48587平方米。河北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后,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服务面积的增加和设施条件的改善,河北省图书馆服务窗口由原来的17个增加到30余个。实现藏、借、阅、管四位一体,全开架服务模式。增加了为满足老年人、少儿、残障人等多样化需求的服务场所和设施。服务更具人性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特色。文献流、读者流和员工流各成体系,静区、次静区和动区分隔明晰,充分体现省图人文、舒适、休闲的读书环境和现代、便捷、高效的服务水平。随着各类信息点的合理设置,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化文献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将成为代表河北公益文化设施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