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介绍:
灞桥区作为西安主城区之一,因境内遗存始建于隋代的古灞桥而得名。全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文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浐灞河畔就有先民沿水而居,繁衍生息。境内有半坡遗址、老牛坡遗址、隋唐天下第一桥等国家级重点文物,有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有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汉文帝霸陵、薄太后南陵等各级各类文物遗存300余处。生态环境优越:区内地貌多样,山、川、塬、壑各具特色,有驰名中外的白鹿原、洪庆山,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3% 。“八水绕长安,灞桥居其三”,浐灞渭三河穿越全境,流域面积达170余平方公里,形成了万余亩流动水体景观及10公里绿色休闲生态长廊。交通网络发达:区内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实现了与西潼、西蓝、西禹、陕沪、绕城等高速公路,312 、108等国道的多点接入。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需20分钟,“一日交通圈”已辐射全国各地,“两小时交通圈”辐射周边多个省会城市。主导产业鲜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7:57。泵阀总厂、盘龙医药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堡子村商圈、新市商圈建设全面启动,累计开发商品房面积600万平方米,建成5个万亩农业示范基地,“灞桥樱桃”“灞桥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灞桥区紧紧围绕打造“宜居灞桥”目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战略,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区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8.35亿元,年均增长13.8%,增速居全市区县第2位;其中:一产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4.3 %;二产增加值140.22亿元,增长14.3%;三产增加值266.31亿元,增长1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8.3亿元,增长16.7%;增速居全市区县第5位;其中区属投资102.38亿元,同比增长2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31亿元,增长15.7%,增速居全市区县第2位;其中区属零售总额112.02亿元,同比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42亿元,增长3.3 %,增速居全市区县第13位;其中区属增加值23.3亿元,下降0.3%。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2.93亿元,增长36.8%,增速居全市区县第1位。2011年到2016年,区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区累计引进项目202个,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10家,实际利用内资256亿元、外资3.9亿美元,中国中铁、广州富力等一批大企业落户我区,灞桥已经成为西安市最具有经济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目前,市委、市政府在灞桥区范围内成立了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灞河新区三个正局级建制的开发区。自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启动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全域灞桥理念,把两个开发区作为灞桥最大的投资商,加强规划衔接、项目对接、工作连接,在征地拆迁、环境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五年来,两个开发区为我区贡献税收21亿元。2007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按照“区办融合、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比照开发区模式规划设立了西安灞河新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20亿元,新建、改扩建道路60公里,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53个,完成投资415亿元,占全区总投资额的70%以上,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纺织老厂区搬迁改造被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试点,半坡国际艺术区被列为西安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纺织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累计引进项目47个,竣工投产26个,被授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纺织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下一步,我区将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生态旅游、建筑地产、新型工业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五大板块建设:在纺织城老城区板块重点做好企业搬迁、棚户区、老旧社区改造,依托纺织城艺术区、铁路主题公园等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在洪庆组团板块重点规划军企民品开发生产基地,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提升纺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在红旗南部板块借助纺织城火车站建设,重点发展商贸、住宅、文体休闲等产业。在洪庆山板块,将移民搬迁和旅游开发深度结合,建设生态养老度假产业,打造森林花海小镇。在白鹿原板块,引导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体育运动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几年,是灞桥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追赶超越、加快宜居灞桥建设的攻坚期,我们将利用好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陕西自由贸易区、西安国家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引进实施项目,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一轮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