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

更新时间: 2020-07-10 15:31:51 站长百科


基本解释

岭[lǐng]

1. 山,山脉 :山~。分水~。~脊(山脊)。

2. 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 :~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岭外”、“岭表”)。

岭[líng]

〔~嵤〕山深貌。亦作“岭巆”。
相关词汇
翻山越岭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翻:翻过;越:过;岭:山岭。 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巴山度岭
[ bā shān dù lǐng ]

指爬山越岭。
重山复岭
[ chóng shān fù lǐng ]

指山峦重叠层接。
巴山越岭
[ bā shān yuè lǐng ]

爬山越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丛山峻岭
[ cóng shān jùn lǐng ]

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
高山峻岭
[ gāo shān jùn lǐng ]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遝冈复岭
[ tà gāng fù lǐng ]

指冈峦重沓。
登山越岭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岑岭
[ cén lǐng ]

高山。
横峰侧岭
[ héng fēng cè lǐng ]

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鹤岭
[ hè lǐng ]

1.仙道所居的山岭。 2.岭名。在江西南昌西山。
岭表
[ lǐng biǎo ]

岭外。
岭坂
[ lǐng bǎn ]

见“ 岭阪 ”。
铁岭
[ tiě lǐng ]

1.西北部边塞山名。 2.泛指险固的关隘。
重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连绵起伏的高山。
驿岭
[ yì lǐng ]

驿道上的山岭。
翠岭
[ cuì lǐng ]

緑色的山岭。
炎岭
[ yán lǐng ]

炎热的五岭地区。
岭阪
[ lǐng bǎn ]

亦作“ 岭坂 ”。山坡。
岭越
[ lǐng yuè ]

指今 广东 、 浙江 两省之地。
岭腹
[ lǐng fù ]

犹山腰。
岭嶂
[ lǐng zhàng ]

高险的山岭。
岭岗
[ lǐng gǎng ]

犹山冈。
半岭
[ bàn lǐng ]

半山腰。
匡岭
[ kuāng lǐng ]

江西 庐山 的别称。
阴岭
[ yīn lǐng ]

背阳的山岭。
秀岭
[ xiù lǐng ]

茂美的山岭。
玉岭
[ yù lǐng ]

1.山岭的美称。 2.仙山。
海岭
[ hǎi lǐng ]

海底的山脉。一般较陆地的山脉高而长,两侧较陡。
崖岭
[ yá lǐng ]

高崖峻岭。
岭阴
[ lǐng yīn ]

山的北面。
岭海
[ lǐng hǎi ]

指两 广 地区。其地北倚 五岭 ,南临 南海 ,故名。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虽在万里之外, 岭海 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閒,輦轂之下。”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 岭海 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文文山 死节,诸公伤悼之作佳者,如…… 黄诚信 云:‘三百餘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崎嶇 岭海 期年国,零落毡毛万里身。’皆可传颂。”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一朝应蒲穀(轂)之锡,专制 岭海 间,比於古之藩镇,不亦身与名之两全乎?”
岭徼
[ lǐng jiǎo ]

五岭以南地区。
岭巆
[ lǐng yíng ]

深邃貌。
岭嵤
[ lǐng róng ]

同“ 岭巆 ”。
岭岑
[ lǐng cén ]

小山。
岭外
[ lǐng wài ]

指 五岭 以南地区。
岭堠
[ lǐng hòu ]

山上的土堡。
大岭
[ dà lǐng ]

大岭原名诸家镇。
云岭
[ yún lǐng ]

1.高耸入云的山峰。 晋 江逌 《咏秋》:“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唐 岑参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诗:“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金 元好问 《岳祠斋宫夜宿》诗:“朅来石门道,烟岫接云岭。” 2.山名。一称 大雪山 。在 云南省 西北部,为 澜沧江 、 金沙江 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 玉龙山 。
鹫岭
[ jiù lǐng ]

1.鹫山。 2.借指佛寺。 3.指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
鸦岭
[ yā lǐng ]

鸦山 。 以产鸦山茶闻名。
霄岭
[ xiāo lǐng ]

高耸入云的山岭。
赤岭
[ chì lǐng ]

山名。在今 青海 西宁 西。
碕岭
[ qí lǐng ]

绵延起伏的小山。
嵰岭
[ qiǎn lǐng ]

即嵰山。
崒岭
[ zú lǐng ]

非常险要的山峰或山林。
岷岭
[ mín lǐng ]

即 岷山 。
岭雁
[ lǐng yàn ]

书信。
岭左
[ lǐng zuǒ ]

指 五岭 的东面。
岭南
[ lǐng nán ]

指中国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一带
山岭
[ shān lǐng ]

连绵不断的高山
危岭
[ wēi lǐng ]

高山。
南岭
[ nán lǐng ]

广西、广东北部、湖南、江西南部的山系的总称,又称五岭。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山间隘口为南北交通要道。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为世界上最集中的钨矿产地
凤岭
[ fèng lǐng ]

即 凤凰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东南。北近 西湖 ,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 宋 苏轼 《赠别》诗:“慇懃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 凤岭 西。”
迭岭
[ dié lǐng ]

1.重叠的山岭。
衡岭
[ héng lǐng ]

衡山 。
缑岭
[ gōu lǐng ]

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 ,两仙郎吹笙 緱岭 。” 清 吴伟业 《七夕即事》诗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岭 树先秋。”参见“ 緱氏山 ”。
篸岭
[ zān lǐng ]

武当山 的别名。
玄岭
[ xuán lǐng ]

高峻的山岭。
梅岭
[ méi lǐng ]

1.山名。 即 大庾岭 。五岭之一。在 江西 、 广东 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短日行 梅岭 ,寒山落 桂林 。”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回首天涯一惆悵,却登 梅岭 望枫宸。” 2.山名。亦名 飞鸿山 ,在 江西省 南昌市 湾里区 。据传 梅福 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 梅仙坛 。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 3.山名。亦作“ 梅领 ”。在 江西省 宁都县 东北。《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楼船将军 杨僕 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 东越 。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 豫章 梅领 待命。” 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 梅岭 在 虔化县 东北百二十八里。’ 虔州 汉 亦属 豫章郡 。”
曾岭
[ zēng lǐng ]

高山。 曾,通“ 层 ”。
庾岭
[ yǔ lǐng ]

山名。 即 大庾岭 。为五岭之一。在 江西省 大庾县 南。 岭 上多植梅树,故又名 梅岭 。 唐 郑谷 《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 庾岭 梅花觉, 隋堤 柳暗惊。”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庾岭 险絶闻天下……红白梅夹道,行者忘劳。”《红楼梦》第五十回:“《赋得红梅花》诗:‘魂飞 庾岭 春难辨,霞隔 罗浮 梦未通。’” 郁达夫 《送友人之广东》诗:“海天若有行人便, 庾岭 梅花寄一枝。”
峯岭
[ fēng lǐng ]

亦作“峰岭”。山岭。
岭广
[ lǐng guǎng ]

指 岭 南两 广 之地。
岭嶙
[ lǐng lín ]

叩石声。
岭峤
[ lǐng qiáo ]

五岭的别称
岗岭
[ gǎng lǐng ]

犹山冈。刘白羽 《新社会的光芒》:“前年他们在 四平 作战的工事,就修筑在那面岗岭上。”
复岭
[ fù lǐng ]

重迭的山岭。
商岭
[ shāng lǐng ]

即 商山 。
叠岭
[ dié lǐng ]

重叠的山岭
骊岭
[ lí lǐng ]

指 骊山 。
霞岭
[ xiá lǐng ]

高山峻岭。出家修道者的隐居场所。
闽岭
[ mǐn lǐng ]

福建 北部的山岭。
茅岭
[ máo lǐng ]

即 茅山 。山在今 江苏省 句容县 境内。
绣岭
[ xiù lǐng ]

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上,有 东绣岭 、 西绣岭 。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
穹岭
[ qióng lǐng ]

高山。
秦岭
[ qín lǐng ]

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烟岭
[ yān lǐng ]

亦作“烟岭”。云烟缭绕的山岭。
横岭
[ héng lǐng ]

指五岭。唐 韩愈 《刘生》诗:“ 越 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 岭 入炎洲。”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横 岭 ,谓 五岭 也。”
峻岭
[ jùn lǐng ]

连绵的高山。
岱岭
[ dài lǐng ]

指 泰山 。
岭隘
[ lǐng ài ]

山岭上险要的隘口。
岭蜑
[ lǐng dàn ]

居于 岭 南的蜑族。 《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序》:“ 闽 陋 荆 蹙, 楚 开蛮服。剥剽弗堪, 吴 越 其尤。牢牲视人, 岭 蜑 遭 刘 。” 清 黄遵宪 《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噫嘻 刘 氏五十年,一方 岭 蜑 殊可怜。”
岭岫
[ lǐng xiù ]

山岭。
岭北
[ lǐng běi ]

1.山的北面。 2.特指五岭以北。
分岭
[ fēn lǐng ]

两个地域分界的山岭。
冈岭
[ gāng lǐng ]

山岭。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宋 元嘉 十六年,立 巴陵郡 。城跨冈岭,滨阻三江。” 唐 张说 《游龙山静胜寺》诗:“鬱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宋 苏轼 《放鹤亭记》:“ 彭城 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五岭
[ wǔ lǐng ]

指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雪岭白牛
[ xuě lǐng bái niú ]

佛经中雪山大力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