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
更新时间: 2020-07-10 15:27:55 站长百科
[ jīn ]
基本解释
1. 渡水的地方 :~渡。关~。~要。问~。
2. 口液,唾液 :~液。~~有味。
3. 汗 :遍体生~。
4. 滋润,补 :~润。~贴。
5.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相关词汇
津津乐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无人问津
[ wú ré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 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津贴
[ jīn tiē ]
1.供给制人员领取的生活零用钱 2.工资以外的补助费
分守要津
[ fēn shǒu yào jīn ]
要:重要;津:渡口。 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窃据要津
[ qiè jù yào jīn ]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不敢问津
[ bù gǎ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津润
[ jīn rùn ]
1.滋润;浸润;湿润。 2.富于神韵。 3.酬谢的财物。
无津
[ wú jīn ]
1.没有渡口。 2.喻无进身之路。
冥津
[ míng jīn ]
指佛教所传地狱中的 奈河 。
津湿
[ jīn shī ]
透湿。毕方 等《千重浪》第十四章一:“两人在泥水里蹚着,尽管他们把裤脚卷到大腿,也被激起来的水花溅得津湿。”《收穫》1981年第4期:“他走进门,脱了雨衣,下意识地摸了摸左边的那只衣袖。我也似乎感到有一片津湿、冰凉的布贴到了皮肤上。”
津泽
[ jīn zé ]
指植物中含的液汁
微津
[ wēi jīn ]
1.谓细小之水滴。 2.小渡口。
凝津
[ níng jīn ]
1.指平静的河水。 2.旧谓天地精灵之气相合而凝成津液。
云津
[ yún jīn ]
1.天河,银河。 2.道教语。唾液的别称。
临津
[ lín jīn ]
面临津渡。
东津
[ dōng jīn ]
1.古渡口名。 2.泛指渡口。
津门
[ jīn mén ]
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初, 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2.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3.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4.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盟津
[ méng jīn ]
即 孟津 。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 ,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 。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 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 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 ,乃心在 咸阳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天津
[ tiān jīn ]
1.银河。 2.指天津桥。 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
海津
[ hǎi jīn ]
1.海边渡口。 2.犹海水。
撒津
[ sā jīn ]
方言。撒赖。
北津
[ běi jīn ]
北方的渡口。
延津剑合
[ yán jīn jiàn hé ]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
津津
[ jīn jīn ]
1.充溢貌;洋溢貌。《庄子·庚桑楚》:“汝自洒濯孰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喷嚏》:“其才吾不能测之,而其情则津津笔舌下矣。” 清 周亮工 《庚子嘉平五日雪初闻欲徙塞外》诗:“遥看松栝叶,生意已津津。” 2.水流动貌;液汁渗出貌。 宋 王安石 《澶州》诗:“津津北河流,嶭嶭两城峙。”《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 王小五子 ﹞拏头睡在 余藎臣 的怀里,却拿两隻粉嫩雪白的手抱住 余藎臣 的黑油津津的胖脸。”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 任老四 从他那口水津津的大舌头嘴巴里,拔出烟锅。” 3.兴味浓厚的样子。 宋 葛胜仲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词:“谈麈生风霏玉屑,津津。”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两君於词,皆属最下乘……而世顾津津称之,何也?” 郁达夫 《花坞》:“这老尼的风度,和这一次逛花坞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现在,还在津津地感到回味。” 4.充满喜乐的样子。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寺有 唐 画罗汉一板,笔跡超妙,眉目津津,欲与人语。”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直待钱龙活现身,纔得他喜色津津。”
湿津津
[ shī jīn jīn ]
形容出汗湿润的样子
喜津津
[ xǐ jīn jīn ]
得意的神情。
咸津津
[ xián jīn jīn ]
味道略微带点咸
赤津津
[ chì jīn jīn ]
鲜血渗流貌。
汗津津
[ hàn jīn jīn ]
汁水浸湿的样子
黑津津
[ hēi jīn jīn ]
黑而光润貌。
凉津津
[ liáng jīn jīn ]
形容稍有凉意
甜津津
[ tián jīn jīn ]
甜丝丝的。形容味道甜美
陶津
[ táo jīn ]
化育引导。
要津
[ yào jīn ]
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 比喻显要的地位
瑶津
[ yáo jīn ]
天河,仙界。借以婉称人死后魂灵归宿之处。
狼津
[ láng jīn ]
作恶的津梁。
灵津
[ líng jīn ]
1.天河,银河。 2.道教语。指口中津液。 3.道教语。指呼吸要道。
津鼓
[ jīn gǔ ]
古代渡口设置的信号鼓。
津隘
[ jīn ài ]
关津要隘。
津逻
[ jīn luó ]
古代渡口上巡逻的士卒。《南史·王华传》:“﹝ 王华 ﹞随沙门 释曇冰 逃,使提衣襆从后,津逻咸疑焉。”《新唐书·李德裕传》:“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转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数十百人。 德裕 严勒津逻捕絶之。”亦指在渡口巡逻。《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时内外疑阻,津逻严急, 仲堪 以斜绢为书,内箭簳中,合鏑漆之,因 庾楷 以送 恭 。”
津腻
[ jīn nì ]
黏液。
津济
[ jīn jì ]
1.渡口。 2.指航道。 3.渡河。 4.救助;接济。
津注
[ jīn zhù ]
流注。
津岸
[ jīn àn ]
水边;涯岸。
津堠
[ jīn hòu ]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津垫
[ jīn diàn ]
津贴。
河津
[ hé jīn ]
1.河边的渡口。 2.天河的津渡。
指津
[ zhǐ jīn ]
犹指路。
开津
[ kāi jīn ]
开凿水道。
平津
[ píng jīn ]
1.坦途;大道。 2.古地名。 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唾津
[ tuò jīn ]
唾液。
龙津
[ lóng jīn ]
1.即 龙门 。龙门 一名 河津 ,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於九五,沦涌悬乎 龙津 。” 明 徐芳 《城门高》诗:“虾蝤百辈走耽耽,直取 龙津 为窟宅。”参见“ 龙门 ”。 2.喻高德硕望。《梁书·陆倕传》:“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3.喻仕宦腾达之路。《晋书·孙绰传》:“﹝ 绰 ﹞尝鄙 山涛 ,而谓人曰:‘ 山涛 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 元礼 门为 龙津 ,则当点额暴鳞矣。’” 唐 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 龙津 。” 冯浩 注:“《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4.指龙池。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 宠深陪雉尾, 武皇 恩厚宴 龙津 。”借指宫中。《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絃闻尽夜,踏青鬭草事青春,玉輦从羣真。”参见“ 龙池 ”。
穷津
[ qióng jīn ]
荒僻地方的渡口。比喻不受赏识的处境。
牛津
[ niú jīn ]
天河。宋 杨亿 《戊申年七夕五绝》之四:“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风輈。”参见“ 牛郎织女 ”。
津钱
[ jīn qián ]
酬劳的钱。
津达
[ jīn dá ]
见“ 津逮 ”。
津路
[ jīn lù ]
1.水路。《南史·张畅传》:“会 义宣 起兵,津路断絶, 僧宝 遂不得去。” 2.途径。比喻处世之道。 唐 皇甫冉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诗:“应叹沉冥者,年年津路迷。”
津漈
[ jīn jì ]
见“ 津际 ”。
津涯
[ jīn yá ]
1.岸;水边。 2.范围;边际。 3.依靠,凭依。
基本解释
1. 渡水的地方 :~渡。关~。~要。问~。
2. 口液,唾液 :~液。~~有味。
3. 汗 :遍体生~。
4. 滋润,补 :~润。~贴。
5.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相关词汇
津津乐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无人问津
[ wú ré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 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津贴
[ jīn tiē ]
1.供给制人员领取的生活零用钱 2.工资以外的补助费
分守要津
[ fēn shǒu yào jīn ]
要:重要;津:渡口。 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窃据要津
[ qiè jù yào jīn ]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不敢问津
[ bù gǎ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津润
[ jīn rùn ]
1.滋润;浸润;湿润。 2.富于神韵。 3.酬谢的财物。
无津
[ wú jīn ]
1.没有渡口。 2.喻无进身之路。
冥津
[ míng jīn ]
指佛教所传地狱中的 奈河 。
津湿
[ jīn shī ]
透湿。毕方 等《千重浪》第十四章一:“两人在泥水里蹚着,尽管他们把裤脚卷到大腿,也被激起来的水花溅得津湿。”《收穫》1981年第4期:“他走进门,脱了雨衣,下意识地摸了摸左边的那只衣袖。我也似乎感到有一片津湿、冰凉的布贴到了皮肤上。”
津泽
[ jīn zé ]
指植物中含的液汁
微津
[ wēi jīn ]
1.谓细小之水滴。 2.小渡口。
凝津
[ níng jīn ]
1.指平静的河水。 2.旧谓天地精灵之气相合而凝成津液。
云津
[ yún jīn ]
1.天河,银河。 2.道教语。唾液的别称。
临津
[ lín jīn ]
面临津渡。
东津
[ dōng jīn ]
1.古渡口名。 2.泛指渡口。
津门
[ jīn mén ]
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初, 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2.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3.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4.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盟津
[ méng jīn ]
即 孟津 。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 ,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 。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 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 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 ,乃心在 咸阳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天津
[ tiān jīn ]
1.银河。 2.指天津桥。 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
海津
[ hǎi jīn ]
1.海边渡口。 2.犹海水。
撒津
[ sā jīn ]
方言。撒赖。
北津
[ běi jīn ]
北方的渡口。
延津剑合
[ yán jīn jiàn hé ]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
津津
[ jīn jīn ]
1.充溢貌;洋溢貌。《庄子·庚桑楚》:“汝自洒濯孰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喷嚏》:“其才吾不能测之,而其情则津津笔舌下矣。” 清 周亮工 《庚子嘉平五日雪初闻欲徙塞外》诗:“遥看松栝叶,生意已津津。” 2.水流动貌;液汁渗出貌。 宋 王安石 《澶州》诗:“津津北河流,嶭嶭两城峙。”《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 王小五子 ﹞拏头睡在 余藎臣 的怀里,却拿两隻粉嫩雪白的手抱住 余藎臣 的黑油津津的胖脸。”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 任老四 从他那口水津津的大舌头嘴巴里,拔出烟锅。” 3.兴味浓厚的样子。 宋 葛胜仲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词:“谈麈生风霏玉屑,津津。”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两君於词,皆属最下乘……而世顾津津称之,何也?” 郁达夫 《花坞》:“这老尼的风度,和这一次逛花坞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现在,还在津津地感到回味。” 4.充满喜乐的样子。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寺有 唐 画罗汉一板,笔跡超妙,眉目津津,欲与人语。”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直待钱龙活现身,纔得他喜色津津。”
湿津津
[ shī jīn jīn ]
形容出汗湿润的样子
喜津津
[ xǐ jīn jīn ]
得意的神情。
咸津津
[ xián jīn jīn ]
味道略微带点咸
赤津津
[ chì jīn jīn ]
鲜血渗流貌。
汗津津
[ hàn jīn jīn ]
汁水浸湿的样子
黑津津
[ hēi jīn jīn ]
黑而光润貌。
凉津津
[ liáng jīn jīn ]
形容稍有凉意
甜津津
[ tián jīn jīn ]
甜丝丝的。形容味道甜美
陶津
[ táo jīn ]
化育引导。
要津
[ yào jīn ]
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 比喻显要的地位
瑶津
[ yáo jīn ]
天河,仙界。借以婉称人死后魂灵归宿之处。
狼津
[ láng jīn ]
作恶的津梁。
灵津
[ líng jīn ]
1.天河,银河。 2.道教语。指口中津液。 3.道教语。指呼吸要道。
津鼓
[ jīn gǔ ]
古代渡口设置的信号鼓。
津隘
[ jīn ài ]
关津要隘。
津逻
[ jīn luó ]
古代渡口上巡逻的士卒。《南史·王华传》:“﹝ 王华 ﹞随沙门 释曇冰 逃,使提衣襆从后,津逻咸疑焉。”《新唐书·李德裕传》:“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转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数十百人。 德裕 严勒津逻捕絶之。”亦指在渡口巡逻。《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时内外疑阻,津逻严急, 仲堪 以斜绢为书,内箭簳中,合鏑漆之,因 庾楷 以送 恭 。”
津腻
[ jīn nì ]
黏液。
津济
[ jīn jì ]
1.渡口。 2.指航道。 3.渡河。 4.救助;接济。
津注
[ jīn zhù ]
流注。
津岸
[ jīn àn ]
水边;涯岸。
津堠
[ jīn hòu ]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津垫
[ jīn diàn ]
津贴。
河津
[ hé jīn ]
1.河边的渡口。 2.天河的津渡。
指津
[ zhǐ jīn ]
犹指路。
开津
[ kāi jīn ]
开凿水道。
平津
[ píng jīn ]
1.坦途;大道。 2.古地名。 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唾津
[ tuò jīn ]
唾液。
龙津
[ lóng jīn ]
1.即 龙门 。龙门 一名 河津 ,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於九五,沦涌悬乎 龙津 。” 明 徐芳 《城门高》诗:“虾蝤百辈走耽耽,直取 龙津 为窟宅。”参见“ 龙门 ”。 2.喻高德硕望。《梁书·陆倕传》:“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3.喻仕宦腾达之路。《晋书·孙绰传》:“﹝ 绰 ﹞尝鄙 山涛 ,而谓人曰:‘ 山涛 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 元礼 门为 龙津 ,则当点额暴鳞矣。’” 唐 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 龙津 。” 冯浩 注:“《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4.指龙池。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 宠深陪雉尾, 武皇 恩厚宴 龙津 。”借指宫中。《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絃闻尽夜,踏青鬭草事青春,玉輦从羣真。”参见“ 龙池 ”。
穷津
[ qióng jīn ]
荒僻地方的渡口。比喻不受赏识的处境。
牛津
[ niú jīn ]
天河。宋 杨亿 《戊申年七夕五绝》之四:“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风輈。”参见“ 牛郎织女 ”。
津钱
[ jīn qián ]
酬劳的钱。
津达
[ jīn dá ]
见“ 津逮 ”。
津路
[ jīn lù ]
1.水路。《南史·张畅传》:“会 义宣 起兵,津路断絶, 僧宝 遂不得去。” 2.途径。比喻处世之道。 唐 皇甫冉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诗:“应叹沉冥者,年年津路迷。”
津漈
[ jīn jì ]
见“ 津际 ”。
津涯
[ jīn yá ]
1.岸;水边。 2.范围;边际。 3.依靠,凭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