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

更新时间: 2020-09-26 15:04:40 站长百科


[nǎi]

乃,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nǎi,象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乃”字在上古主要写第二人称代词或副词;又由副词“乃”虚化为连词、语气词等。


详细释义
nǎi   
代词   
你;你的。    your   
《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孔传:“乃,汝。”
《左传·僖公十二年》:“往践乃职,无逆朕命。”
    乃父;乃祖;乃公;乃兄
其,他的。    his   
《后汉书·宋汉传》:“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予录乃勋,引登九列。”
《红楼梦》第四回:“令其读书,较之乃兄,竟高十倍。”
茅盾《锻炼》三:“便是深知乃兄为人的仲平也觉得这样的‘好整以暇’未免过了点分。”
    乃眷;乃尊;乃老;乃堂
如此;这样。    so   
《庄子·大宗师》:“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王先谦集解:“乃,犹言如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车骑问谢公:‘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
    乃尔;乃若

副词   
就是;原来是;才是。       
《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却。    at the same time   
《书·康诰》:“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吾乡三十年前冬至节祀先贺岁,与除夕、元旦同,近乃不行,亦不知其所以然也。”
    
竟然;居然。    unexpectedly   
《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晋·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宋·张俞《骊仙记》:“安禄山夷狄贱物,受恩主上,蒙爱贵妃,乃敢悖慢如此!”
    
尚且。       
《书·大诰》:“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夫政不平也,乃斩伐四国,而说二人乎?”
    
岂;难道。       
《左传·襄公三十年》:“或主彊直,难乃不生?”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乃,犹宁也……虽或主彊直之人,宁不生难乎?”
    
仅仅;只。    only then   
《吕氏春秋·义赏》:“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高诱注:“乃犹裁也。”
《史记·项羽本纪》:“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才。       
《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战国策·齐策四》:“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始;刚刚。    just now   
《大戴礼记·保傅》:“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
    
动词   
是,就是。    be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乃是;真乃英雄

连词   
表并列。而;又。        《庄子·养生主》:“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表进层。而且。       
《战国策·韩策二》:“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非直不予,乃少恶之。”
    
表选择。还是。        《汉书·文帝纪》:“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   
表承接。于是。       
《书·尧典》:“乃命羲和。”
《史记·陈涉世家》:“守丞死,乃入据陈。”
    
表转折。然而,可是。    but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今已得益州,则荆州自应见还,乃皇叔但肯先割三郡。”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表假设。若;如果。    if   
《书·盘庚中》:“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
汉·王符《潜夫论·明忠》:“乃张重利以诱民,操大威以驱之,则举世之人,可令冒白刃而不恨,赴汤火而不难。”
    
助词   
无义。       
《书·大禹谟》:“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礼记·杂记下》:“祝称卜葬虞,子孙曰哀,夫曰乃。”郑玄注:“夫曰乃某,卜葬其妻某氏。”
    
ăi    象声词    摇橹声;泛指歌声悠扬等。       
唐·元结《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题注:“桌舡之声。”
宋·叶适《灵岩》诗:“亡王未亡时,绝色馆孤峻。歌声妙欸乃,俎品穷蛤蜃。”
    欸乃
réng        通“仍”。       
《国语·吴语》:“边遽乃至。”
汪远孙发正:“乃读为仍。《尔雅·释诂》:‘仍,乃也。’《说文》:‘仍从乃声。’二字古同声通用。”
《史记·匈奴列传》:“汉复遣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乃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


乃字在开头的乃组词
乃心
乃郎
乃老
乃蛮
乃情
乃若
乃是
乃堂
乃往
乃翁
乃昔
乃在
乃眷
乃者
乃至
乃可
乃其
乃今
乃公
乃父
乃耳
乃尔
乃诚
乃纔
乃玉乃金
乃我困汝
乃武乃文
乃文乃武
乃祖乃父
乃心王室


乃字在中间的乃组词
不乃羹
木乃伊
高乃依
特乃子
何苦乃尔
龙多乃旱
时穷节乃见
何其相似乃尔
失败乃成功之母
胜败乃兵家常事
杨乃武与小白菜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乃字在结尾的乃组词
暧乃
不乃
丕乃
普乃
若乃
然乃
遂乃
毋乃
无乃
焉乃
已乃
既乃
便乃
尔乃
非乃
而乃
顾乃
或乃
禾乃
胡乃
何乃
至乃
况乃
来乃


乃字相关成语
乃我困汝
乃文乃武
乃武乃文
乃心王室
乃玉乃金
乃祖乃父
何苦乃尔
龙多乃旱
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乃成功之母
时穷节乃见
何其相似乃尔
一贫一富,乃见交态
一生一死,乃见交情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乃字的相关造句

革命的胜利,乃人心所向的缘故。

他乃革命军一马仰人翻。

此乃不义之财,我坚决不要。

精忠报国,乃臣子之责。

此乃不世之功,当立碑作传。

正本清源、修身守德乃治本之策。

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宝,价值连城。

这批甲骨乃商代文物,见仁见智。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乃上驷之材,对公司必会有大贡献。

公主乃金枝玉叶,妾岂敢与公主分庭抗礼。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张生乃木人石心也。使有情者见之,罪不容诛。

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

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非圣太子之过也。

这次虽未能夺冠,但不必丧气,胜败乃兵家常事。

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乃心腹大患。

虽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但我们也要总结经验教训。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比赛不利,何必羞面见人!

而土官向义者陶季容、陈汀之属,乃往往自拔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