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

更新时间: 2020-08-27 15:12:19 站长百科


[gǎn]

敢(拼音:gǎ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持武器捕捉野兽,以会有胆识与勇气之意。“敢”可表有胆量、勇于进取。“敢”也可用作谦词,有冒昧之义。 由冒昧义可引申为侵犯、冒犯义。“敢”还可用作反语,相当于“不敢”“岂敢”。

详细释义
gǎn   
动词   
助动词。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    dare to   
《尚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巴金《真话集·怀念鲁迅先生》:“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敢于;敢作敢当
〈文言〉侵犯;冒犯。        《国语·吴语》:“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   
〈文言〉助动词。不敢;岂敢。        《尚书·盘庚上》:“予敢动用非罚?”   
〈文言〉肯,愿意。        陶潜《荣木》诗:“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助动词。表示有把握做出某种判断。    of course    汶石《风雪之夜·春节前后》:“你说这话,真该打嘴!以后再不敢这样胡说!”
   
形容词   
有勇气,有胆量的。   
bold;
courageous
   
贾谊《过秦论》:“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荀子·非十二子》:“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
    勇敢;果敢
〈文言〉果断。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拟容取心,断辞必敢。”   

副词   
〈文言〉大概;莫非;恐怕;或许。    about   
苏轼《虔守霍大夫见和复次前韵》:“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章:“你走得这么急,敢是世道有点不平妥吧?”
   
〈文言〉谦辞。表示自己的行为冒昧。        《仪礼·士虞礼》:“敢用洁牲刚鬣。”
蒋士铨《第二碑·赓韵》:“敢问两兄名姓。”
   
一定。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摺:“恁时节您看我敢青史内标名载!”   
正,正好。        《抱妆盒》第四摺:“敢可便抱定妆盒,背却宫娥,疾行前去。”


敢字在开头的敢组词
敢仔
敢任
敢士
敢是
敢死
敢往
敢许
敢言
敢毅
敢于
敢则
敢直
敢自
敢怕
敢情
敢勇
敢不
敢断
敢保
敢当
敢待
敢莫
敢悍
敢决
敢死士
敢只是
敢则是
敢子是
敢谏鼓
敢言之
敢死队
敢怒敢言
敢布腹心
敢勇当先
敢想敢干
敢做敢为
敢做敢当
敢作敢为
敢为敢做
敢想敢说
敢作敢当
敢不承命
敢怨而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言


敢字在中间的敢组词
不敢当
石敢当
莫敢仰视
不敢掠美
莫敢谁何
不敢旁骛
未敢苟同
不敢后人
不敢苟同
愧不敢当
不敢告劳
谊不敢辞
不敢高攀
正色敢言
不敢问津
汗不敢出
见义敢为
不敢自专
鬼子敢尔
不敢造次
断而敢行
犯颜敢谏
泰山石敢当
太山石敢当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夫敢死,千夫莫当


敢字在结尾的敢组词
仔敢
不敢
果敢
豪敢
横敢
竟敢
讵敢
莫敢
怕敢
岂敢
无敢
骁敢
雄敢
勇敢
争敢
多敢
胆敢
到敢
强毅果敢
勤劳勇敢
勇猛果敢


敢字相关成语
敢不承命
敢不如命
敢不听命
敢不唯命
敢布腹心
敢怒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敢为敢做
敢想敢干
敢想敢说
敢勇当先
敢怨而不敢言
敢作敢当
敢作敢为
敢做敢当
敢做敢为
不敢高攀
不敢告劳
不敢苟同
不敢后人
不敢掠美
不敢旁骛
不敢问津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造次
不敢自专
莫敢谁何
莫敢仰视
石敢当
未敢苟同
断而敢行
犯颜敢谏
鬼子敢尔
汗不敢出
见义敢为
愧不敢当
能征敢战
谊不敢辞
正色敢言
勤劳勇敢
强毅果敢
勇猛果敢


敢字的相关造句

这位青年,是一个既敢说又敢干的人。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谁敢贪赃枉法。

他为人正直,敢仗义执言。

那样大言不惭地吹牛,谁敢相信!

见没人敢上前,他露出踌躇满志的神情。

谁敢欺侮你,我决不答应。

敢在班主任面前说谎,你胆子也太大了。

对于他的胡作非为,人们敢怒而不敢言。

做了错事要敢承认,大不了挨几句批评。

这家伙真是利欲熏心,连银行都敢抢!

这样的好日子,过去哪里敢想?

铁网珊瑚,你还敢狡辩吗?

身为律师,我不信你敢知法犯法。

他敢和我分庭抗礼,真是胆大妄为。

你这样见利忘义,没人敢和你做朋友。

我敢担保,同学们一定会选你当班长。

谁敢以身试法,必将严惩不贷!

他经常暗箭伤人,没有人敢和他合作。

他嘴上说敢说敢做,但实际做时就缩手缩脚的。

爸爸胆量真大,敢和手持凶器的歹徒搏斗。